物聯網是工業4.0戰略的關鍵部分,該戰略致力于創建靈活且互聯的數字工廠,促進系統所有部分之間的通信。 物聯網是工業4.0戰略的關鍵部分,該戰略致力于創建靈活且互聯的數字工廠,促進系統所有部分之間的通信。 與前三場革命一樣,工業4.0旨在利用最新技術改變制造業。這一次,是先進的信息和通信技術創造了物聯網。工業4.0將物聯網與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機器人技術相結合,以實現制造業的數字化。 物聯網是工業4.0戰略的關鍵部分,該戰略致力于創建靈活且互聯的數字工廠,促進系統所有部分之間的通信。當今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技術的最佳方面是它們的應用范圍。這些技術適用于工廠車間以及規劃和管理等其他領域。制造商甚至可以將客戶和業務合作伙伴整合到價值和業務流程中。 如您所見,工業物聯網(IIoT)具有改善制造業的巨大潛力。如今,幾乎所有工廠都使用自動化和機器人。人工智能的使用也在加速,這提高了自動化和制造效率。隨著制造商尋找擁抱物聯網和工業4.0的方法,到2027年,智能制造市場的價值預計將達到2282億美元。以下是該行業朝著這一目標邁進的一些方式。 制造自動化中的物聯網 網絡物理系統(CPS)是工業4.0所設想的智能工廠的核心。CPS是在制造的所有部分使用傳感器和軟件的系統。這些部分可能是機器、車輛、路線、庫存和廠房本身。傳感器記錄并保存數據,然后由計算機處理以做出決策。這些決策通過執...
發布時間:
2022
-
03
-
01
瀏覽次數:379
監測工作亟待進行全面系統更新,牢抓智慧化成了監測系統升級的關鍵。 2022年1月,四川省49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100%; 江蘇全省120個縣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青海省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 數據不會說謊,100%達標是各地水生態環境修復與保護工作的有力說明,也是環境監測水平提升下的實踐成果。 說起環境監測,“智慧化”這三個字就不能不提。《“十四五”生態環境監測規劃》就明確指出,未來環境監測的總體思路包括建設現代化智慧感知監測能力,實施天地一體智慧監測預警重大工程,以更高標準確保監測數據“真、準、全、快、新”。可以說,實現更高程度的智慧化監測是當前環境監測行業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 湖南省相關負責人此前表示,2022年將構建智慧生態環境監測體系,繼續鞏固環境質量監測、強化污染源監測、拓展生態質量監測;河北省在地方“十四五”規劃中明確,要深化監測數據的智慧化應用,逐步將全省生態環境監測大數據納入環保大智慧平臺中去等等。 更令人欣喜的是,環境監測相關企業也自愿為智慧化監測的道路添磚加瓦。包括我們熟知的雪迪龍、先河環保等。本網水質監測領域的會員企業連華永興、佳譜儀器等也在積極擴大智慧化監測的實力。 智慧監測,要求感知高效化、數據集成化、分析關聯化、服務社會化、測管一體化、應用智能化,是一條“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
發布時間:
2022
-
02
-
28
瀏覽次數:385
未來工業應用移動機器人技術還將與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大數據處理等技術加速融合,從而創造出新的技術、產品和應用模式。 移動機器人主要需要解決定位、規劃、控制等問題,目前重點的研究領域包括環境感知與建模、定位與導航、環境理解、多機器人協調等,未來移動機器人將朝著以下趨勢發展: “自然導航+自主路徑規劃”成為主流 移動機器人發展經歷了有軌方式(如磁帶牽引方式)、信標方式(如二維碼)、無信標方式(如SLAM,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的不同階段。SLAM技術可以讓機器人在無信標的情況下也能實現定位導航,具有易部署、柔性等特點,更加適合在運行環境復雜、業務經常變動的場景下應用,因此受到越來越多客戶青睞,正在成為業界主流趨勢。 行業發展顯示,導航技術的發展使設備從“車”逐漸過渡到“機器人”。隨著新技術的發展,AGV自主化、智能化的程度越來越高,AMR的演進更是廣泛擴大了行業的應用。 現階段,尚沒有任何一種能夠“包打天下”的導航方式,只能根據應用的特點來選取最適合的導航方式,不同應用對導航的要求并不一樣。在各種導航方式中,目前最受歡迎的是激光、視覺等不依賴人工環境的自然導航方式。 應用的多樣性決定了技術發展方向的多元化,衡量技術優劣的標準依應用需求不同而不同,很難用統一的標準來衡量各種不同的技術。 深度學習將廣泛應用,加強機器人對周圍環境的理解 AI中的深度學習技術在計算機視覺中的應...
發布時間:
2022
-
02
-
28
瀏覽次數:366
一直以來,“蔥、姜、蒜”是家庭餐桌上十分重要的調味食材,也因此衍生出很多網絡詞,如“向錢蔥”、“姜你軍”、“蒜你狠”......這大多是由于受到農產品庫存量、產量、供求關系等因素的影響,導致蔥、姜等日常不可少的食材價格出現周期性波動。但是我國近年正在密集發力,加快冷庫、氣調保鮮庫等蔥、生姜等蔬菜冷鏈基礎設施建設,延長蔬菜保鮮期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蔥、生姜的價格。 可以說,蔥、生姜的價格的穩定不但避免因蔬菜周期性現象造成的“菜賤傷農”情況,讓種植戶種植積極性不高,進而又陷入產量減少、市場供應量小,出現供不應求,價格上漲的“怪圈”,而且還利好廣大人民群眾,讓人們買上價格實惠的蔥、生姜等蔬菜。實際上,除了價格,蔥、生姜等蔬菜的質量安全也是消費者關注的重點。 對于市場監管部門來說,全國各地有關部門也在不斷開展蔥、生姜等蔬菜專項檢查及抽檢工作,尤其是充分發揮快檢車內農藥殘留檢測儀等食品安全檢測儀器設備,筑牢蔥、生姜等蔬菜安全防線。例如,某區深入管轄街道種植基地開展蔬菜抽樣檢測及宣傳工作,并對蔥、生姜等蔬菜進行現場采樣,并進行快速檢測,確保蔥、生姜食用安全。 再如華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日前快檢車進市場,共抽取了21個蔬菜樣品,利用農藥殘留分析儀對包括蔥、生姜等蔬菜中的農藥殘留進行了現場快速檢測并同步公布檢測結果。而廊坊市安次區有關部門對商超、農貿市場銷售的蔥、生姜等蔬菜和各類食品嚴...
發布時間:
2022
-
02
-
25
瀏覽次數:369
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人們開始加大對環保、食品、醫療等領域的重視,氣相色譜分析技術開始廣泛應用,推動氣相色譜儀市場需求不斷增長,國產替代需求急迫,加速進行時。 氣相色譜作為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出現的一項世界重大科技技術成就,到如今已經走過了超過半個世紀的漫長歲月。氣相色譜儀分析、分離的科學方法,已被廣泛的應用于人類的生活的當中。如今,氣相色譜在工業、醫療、科學研究等領域已經充當著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隨著近年來科學技術的不斷提升以及檢測方法的升級,氣相色譜的作用也就突出越發明顯。 那么,你知道我國氣相色譜的發展歷程嗎? 據悉,我國從1955年開始進行氣相色譜的研究,首先進行氣相色譜研究的是中科院大連石油研究所,之后,中科院在北京、上海和長春的一些研究所也參與進來,幾年之后氣相色譜的研究和應用便普及開來。 20世紀60年代初已經有商品化的氣相色譜儀,但商品化儀器仍然不能滿足一些研究所、大學和各個工業部門的要求,他們相繼開發適合自己需求的專用氣相色譜儀,當時有大約十個國家級工廠可提供20多種型號的氣相色譜儀,年產量大約有2000臺。 近年來,我國氣相色譜儀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市場需求量呈現上升的趨勢。目前我國氣相色譜儀行業產品品種相對齊全,布局逐步完善,已形成具有一定技術基礎和生產規模的產業體系。 但是,高端氣相色譜儀依賴進口,國產替代需求急迫 目前我國氣相色譜(GC)行業產品品...
發布時間:
2022
-
02
-
25
瀏覽次數:372
現代儀器儀表是對物質世界信息進行測量與控制的基礎手段和設備,是信息產業的源頭和組成部分,與計算機軟硬件、通信設備制造與服務地位相同。因此,儀器儀表制造水平反映出國家的文明與發達程度,是國家科技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 隨著社會經濟和技術的不斷發展,近年來我國儀器儀表行業發展一路高歌猛進。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規模以上儀器儀表制造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101.4億元,同比增長15.9%;實現利潤總額957.0億元,同比增長11.0%。 其中,試驗儀器、光學儀器、醫療儀器設備、環境監測儀器儀表、工業自動化儀表與控制系統等分行業營收同比增幅較高,對行業拉動作用明顯。實驗分析儀器等中高檔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不斷上升,少數產品接近或達到國際水平。 然而,我國儀器儀表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很多問題,如低端同質化競爭、關鍵核心技術匱乏、產品質量不穩定等問題在行業內仍普遍存在。目前,國內高端儀器儀表對進口依賴度較高,賽默飛、島津、安捷倫等外資品牌占據著國內實驗室檢測儀器的大部分席位。 科學研究離不開儀器儀表,很多的科研數據都是依靠儀器儀表測算出來的。百年科學發展史和眾多諾貝爾科學獎都證明,科學進步離不開科研儀器的進步和發展,當前,現代科技的重大突破越來越依賴于先進的科學儀器,誰掌握了進的科研儀器研發技術,誰就掌握了科技發展的主動權。 當前,我國科技正處在“跟跑”向“并跑”...
發布時間:
2022
-
02
-
24
瀏覽次數:440
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分析稱,新《噪聲法》實施后,與之相關的噪聲與振動控制產品、噪聲監測設備等的需求將逐步增加。屆時將帶動新一輪技術研發熱潮,如在線監測設備、噪聲大數據應用技術研究開發等。 生態環境部在關于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下稱“新《噪聲法》”)的通知中強調,該法案既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和諧安寧生活環境需要的務實舉措,也是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的客觀需要。 人民群眾對噪聲污染防治的需求有多迫切? 生態環境部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生態環境信訪舉報管理平臺共接到公眾舉報44.1萬余件,其中噪聲擾民問題占41.2%,位居各類環境污染要素第二位。具體來看,在工業噪聲污染、建筑施工噪聲污染、交通運輸噪聲污染和社會生活噪聲污染中,社會生活噪聲占比最多。 另外,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各地有關部門合計受理環境噪聲投訴有201.8萬件,其中也是社會生活噪聲占比最多,達53.7%,建筑施工噪聲次之。 那么,當前噪聲污染防治又難在哪里? 從污染產生的過程來看,一旦噪聲源停止發聲,噪聲就會馬上停止。因此,和其他類型的污染源排污不同,噪聲污染物一般無殘留積累,取證較為困難。 另外,交通運輸噪聲的產生往往與城市規劃密切相關。專家指出,有些情況下,在路段規劃建設當時的噪聲可能都是達標的,但隨著車流量的增加,噪聲污染才逐漸變得嚴重起來,且污染產生的主體并不明...
發布時間:
2022
-
02
-
24
瀏覽次數:484